时政新闻

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pg电子游戏

秦 刚

2018年01月16日    来源:

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历史的出路与人民的追求集中在一点,就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经过长期努力,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已不仅是一个情感认同或价值判断,而是一个被社会实践充分证明的历史必然。

一、社会主义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与现代化都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也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发端于西方国家,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被视为一种必然途径。中国选择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也有了一定的现代性因素,但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启动现代化的程度。西方列强的入侵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但西方列强的入侵并不是要促进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更不是要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一些先进人士和社会力量仿效西方国家进行了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尝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蕴含着强烈的现代化精神,结束了封建帝制,打开了社会进步潮流的闸门。但后来的国民党,不仅没有走出一条使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发展道路,还把中国的资本主义推向了官僚资本主义,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当中国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时,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胜利使苦苦探索中国出路的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从而认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开辟一条现代化新路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60年代明确提出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构想。在此后的长期探索中,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坚守,并成为党和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意志。经过艰苦努力,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更加强调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也是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这条道路的显著特点就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其关键点也都是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展开的。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更加明确、更加清晰。

二、开辟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来引领前进方向、凝聚磅礴伟力。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有效避免政治上的无序和内耗,保持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决策高效性和强大执行力,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主体、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它的动力来自人民,基础也在人民之中。因此,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使人民更充分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束缚,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的全面性要求,反映在现代化进程上,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正是依据这样的发展要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大格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正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就是因为它要建立一个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必然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国民,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有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有表达利益诉求的合法途径。

走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推进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这样的要求和取向决定了中国既不会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更不会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办法,而是同世界各国在竞争中开展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坚持走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既体现了对当今世界多样性的尊重,也体现了对世界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尊重。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彰显着和平发展的鲜明特质。

归根到底,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的那种贫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而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共建共享,通过辛勤劳动、互助合作提高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现代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都是必须经过的历史过程。但是,现代化并没有固定途径或标准模式,不同的国家必然会有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许多方面突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固有的矛盾弊端和制度局限性,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中国坚持以社会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消除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内外对抗性,即社会内部出现的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国家外部衍生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始终是一条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发展道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及雇佣劳动制度,必然要产生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因而产生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由于有这种对立的存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始终伴随着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及持续不断的社会冲突。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向外拓展主要是借助战争掠夺和殖民扩张的方式实现的,这就必然要给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打上扩张和掠夺的印记。这种侵略性扩张和掠夺,给许多国家造成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也导致世界性或地区性的冲突和动荡不断出现。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虽然有各种矛盾存在,但绝大多数是非对抗性的。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社会整体利益置于首位,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来调节社会利益矛盾,通过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来化解和处理社会问题,这就使现代化进程有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中国面向世界发展的过程中,尽管与其他国家也会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但始终坚持求同存异,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避免相互冲突和对抗,这就使中国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国现在不会、将来也永远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制造出一套把阶级剥削合理化、把对外扩张正当化的理论,而是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努力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带动世界的发展与繁荣。这是中国的现代化轨迹,也是中国给世界现代化树立的新典范。

中国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不仅实现了对资本主义道路的超越,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也破除了那种“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的偏见。正是因为有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守,中国才能在避免社会动荡和两极分化的前提下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才能使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正是因为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追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中国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不断增强人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信,为中国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网站地图